透皮给药行业研究分析
定义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简称TDDS)是指通过皮肤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途径,是继口服、注射之后的第三大给药系统。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为透皮给药技术提供良好且便利的平台。透皮给药技术经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被破坏,具有减少血药浓度波动、降低毒副反应、用药方便、患者顺应性好等优点。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病症都可以通过透皮给药解决方案来进行治疗[1]。
图 1 透皮给药原理示意图
与临床上传统的口服给药、静脉注射或肠道给药等方式相比,透皮给药有着无创伤性、无首过效应、患者顺应性好等独特的显著优势,然而TDS的应用始终受限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皮肤的屏障作用,也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技术局限性。
背景分析
政策
现代透皮给药(非传统贴膏)作为一个新领域,各国相关规范政策普遍出现较晚。美国虽然是透皮给药大国,但相关政策完善较晚,直至2019年FDA才明确Patch研发、生产等流程的关键参数;欧盟虽较美国更早关注贴剂管控政策,但也直到2014年才对贴剂的技术参数、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
我国透皮给药系统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2016年以来,该市场随着创新药物研发迎来转折点,多项利好政策频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开始鼓励创新中药贴膏研发;2020年12月,《化学仿制药透皮贴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首次指明了我国规范透皮贴剂的规格、说明书及仿制药技术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透皮贴剂的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及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社会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76亿,未来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继续增长。2019年至2024年期间,预计65岁以上人口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到2024年,老龄化人口预计数量将达到2.285亿[2]。透皮给药系统适用于多种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包括帕金森、老年痴呆、抑郁病症、精神分裂症、炎症疼痛等,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未来将出现巨量透皮给药相关医疗需求,疼痛管理有望成为透皮给药系统市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
技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透皮给药的现代化透皮制剂率先从日本、美国市场爆发,全球至今已经有上百个透皮产品上市(不包括中国中药贴膏)。截止2017年底,FDA已经批准了近百个包括仿制药在内的透皮贴剂批文,日本则有超过150个[3]。
而对于中国居民来说,透皮给药是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实际上,中国有上千年的透皮给药历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药橡皮膏、黑膏药从给药理念上即属于透皮给药范畴,但这类产品制造粗糙,有载药量低、药理不明、副作用大等问题,与现代制剂标准不符。由于历史、国情原因,中国在透皮制剂技术上迟迟没有发展,未从传统制剂方式跨入到现代化制剂当中,与国际趋势脱轨。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制剂技术创新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大量药企开始把目光投往更具门槛的高阶新剂型仿制药,透皮制剂即为其中之一。从近2年国内透皮制剂领域频繁的注册申报、并购、技术引进趋势来看,行业热度正在快速提高。
行业概况
行业市场规模
透皮给药贴剂(Patch)是一种在皮肤表面施用并能够通过皮肤将药物输送到体内的制剂。全球透皮给药贴剂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患者对透皮贴剂认知度的提升,全球透皮贴剂行业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大。
根据Research andMarkets数据,2019年全球TDDS市场规模约60.6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84.15亿美元。据头豹研究院推算,2024年中国透皮制剂行业市场规将增长至104.9亿元。[4]目前,全球主要的透皮给药贴剂市场中美国、日本和中国整体规模相当。其中,2019年美国和日本的市场规模均为26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约为130亿人民币。然而,中国透皮给药贴剂市场仍以传统中药贴膏为主,创新贴剂的替代空间很大[5]。
针对获得批准的透皮给药贴剂类型,美国的仿制patch数量略胜于创新patch,日本以创新凝胶贴膏为主,而中国的市场则以传统中药贴膏为主,其中化药贴膏以仿制凝胶贴膏为主。截至2022年智慧芽的数据显示,美国共有157个创新贴剂和198个仿制贴,日本共有155个凝胶贴膏为主,而中国共有209个中药贴膏和59个化药贴剂(化药贴剂以仿制为主)[6]。
行业市场前景
凝胶膏剂是经皮给药发展的新方向
凝胶膏剂(原称巴布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合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属于新型经皮给药剂型的一种。凝胶膏剂具备以下优势:1)含水量高、透气性好,皮肤刺激性小,不易发生过敏反应;2)载药量大,透皮吸收效率高,临床效果好;3)锁水性强,可反复粘贴;4)敷贴舒适性强,无撕揭痛感,没有皮肤贴痕,无异味;5)活性成分以化药为主,更容易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凝胶膏剂已成为经皮给药系统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
凝胶膏剂在镇痛领域发展空间广阔
国外凝胶膏剂的成分多为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氟比洛芬、洛索洛芬等。国内研究和上市的凝胶膏剂成分除非甾体抗炎药外,还包括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中药成分。但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之后我国新批准的凝胶膏剂均为化药品种。
目前消炎镇痛是经皮给药制剂最主要的适应症。无论是零售还是医院市场,消炎镇痛都是贴膏剂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疼痛的整体患病率为24.9%,中国城市为 8.91%(以北京为例)。按8.91%患病率计算,则我国慢性疼痛人数约1.25亿人。据预测假设慢性疼痛患者中20%接受治疗,年均治疗费用为2000元,则我国镇痛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7]。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概况
透皮给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制剂生产商和下游销售商。其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透皮给药所需的药物、胶体、粘合剂等原材料;中游制剂生产商则是将原材料加工成透皮给药贴剂等制剂;下游销售商则是将制剂销售给医院、药店等终端用户。
竞争分析
全球范围内透皮给药技术相关的公司还有很多,但由于不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产品大多仅处于临床前或临床早期阶段。
全球透皮给药系统主要厂商有Hisamitsu、Mylan、GSK、Novartis、Teve (Actavis)等,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超过65%的市场份额。目前北美是全球最大的透皮给药系统市场,占有大约4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欧洲和亚太市场,占有超过45%的份额。以下是部分国外厂商的产品例举:
图2 透皮给药行业国外主要厂商
在中国,由于透皮制剂行业发展较晚,且产品以传统膏药为主,行业及市场成熟度低。泰德制药作为中国凝胶贴膏龙头,开启了从仿制到创新的研发之路。我国在透皮贴剂方面的发展落后于国外,当前市场处于初级蓝海阶段,竞争烈度低且发展空间大。以下是部分国内厂商的产品例举。
图3 透皮给药行业国内主要厂商
产业壁垒
专利和技术壁垒:技术门槛高,涉及高分子、化学、生物、制剂等综合学科技术手段。FDA将Patch归为复杂剂型的复杂产品,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
资金成本壁垒:Patch的生产与质控环节需要进口特殊定制的设备,因此往往设备费用会较为昂贵。研发成本高昂,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壁垒。
人才壁垒:人才稀缺,具备透皮贴剂研发、评价、生产等环节研发经验的人才极少,进入2020年随着国内外企业的整合调整,才有人才陆续释放到市场。
结语
现代透皮给药作为一个全新领域,与传统口服给药、静脉注射、肠道给药等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全球发展格局来看,各国相关规范政策普遍出现较晚。由于国情、历史等原因,我国透皮给药行业仍停留在传统中药贴膏层面,创新铁剂市场处于蓝海阶段,竞争烈度低且发展空间大。
参考文献:
[1]《透皮给药技术的革新》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7360249
[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https://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
[3]创璟资本《透皮给药行业初探》
https://36kr.com/p/1723749056513
[4]联盛药业战略聚焦透皮给药(TDDS)
https://www.sohu.com/a/677755734_109825
[5][6]劢柏资本/智慧芽《药物递送-体外递送之透皮给药行业研究报告》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3017465
[7]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凝胶膏剂成为经皮给药发展的新方向分析研究报告
https://www.sgpjbg.com/Search.html
文章来源 | 犀鸟咨询产业咨询部
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it@haigetang.com),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之内删除。